前几日,我们在新发现: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变化的哪些端倪?这篇文章中,从统计数据发现,今年国内电影市场面临观影人次较为明显下滑这一事实,艾维电影认为这是应该引起行业重视的。
在后台的留言中,小艾也看到不乏有人说:“观影人次下降,本质是影片质量的问题。”问题果真如此吗?实际上,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绝不仅仅与影片质量有关,是有多种原因的。只要有这些方面:一是现在消费者可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;二是影迷观影的途径与方法也越来越广;三是影院自身营销能力不足…
结果才导致了观众与影院距离越来越远。因此我们是需要反省并采取方法去唤醒观众的观影热情的。想让观众养成观影习惯、更多的来影院看电影,除了有赖于内容方能进行持续不断的优质影片输出,影院作为放映服务和环境提供方,同样不能总是被动等待观众上门。
有时候,并不是市场上没有值得一看的电影,而是在众多繁杂的信息中,影片信息被淹没了,观众并不了解电影相关的内容。像上周,小艾拉着室友去看《扬名立万》后就听她说:“这片子确实好看!我平时既不刷豆瓣、也不关注线上有什么电影,要不是你安利我,真要错过了…跟你一起,我今年的观影量都直线上升啦。”
过后想来,现在忠实影迷或许真不算太多,但像室友这样对电影抱持着可看可不看心态的观众却有不少。影院如果能通过一些方法,让观众形成观影习惯,带动起那些平时想不起主动看电影的沉默观众,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。
(图片来源:艾维图库 沈阳电影公元)
当然,想法不错,还得通过真刀真枪的做起来才能有效。
之前,“艾维电影”有多篇推文谈到了如何搞好影院会员制的话题。当然,会员制有多种形式,目的效果重点各不相同,但现实是不少影院采取了最简单省事的充值型的会员,给到的优惠还是低票价。现在看起来这种模式越来越鸡肋,自然效果有限。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,采用订阅制的模式结果就会不一样了。所谓订阅制,在国外以及流媒体平台采用得比较多,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支付一定的费用,不限制次数的观影,也就是俗称的包月、包年模式。
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是观影不再按次收费,利用人们想得到更多观影机会只要付出一定费用即可的预期,能吸引他们更愿意支付订阅费用。观众一旦支付了订阅费,就想最大化利用,自然就会提升来影院观影的频率,从而养成一个毫无压力、想看就来的观影习惯。并且虽然购买会员的可能只是一个人,但来看电影时,更多人还是习惯呼朋引伴,这在无形中也就能辐射到会员们身边隐藏的观众。
这种会员模式其实并不新鲜,美国院线在几年前就迈出了这一步。Netflix的联合创始人,米奇·洛,一直希望将Netflix的订阅机制成功复制到电影行业,从而打造出“影院版Netflix”的美国电影订阅服务平台Movie Pass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Movie Pass刚推出时,向用户收取的包月费用是50美元,由于价格太昂贵,只吸引了少数电影发烧者。2017年8月,MoviePass 宣布将包月价格下降至 9.95 美元,这一降价举措迅速使其订阅用户数从2万激增至300万。北美地区平均一部电影的票价在9-15美元,一线好莱坞大片的票价则高达30美元以上,也就是说开通影院包月的观众看一部电影就能回本。如此实惠的价格,当然会引得人们争相开通订阅。
有人会说这种思路很好,观众也的确能被吸引来,但这样做影院到底能不能赚到钱、又或者只是在赔本转吆喝呢?
首先购买MoviePass包月观影也是有限制的:用户无法观看3D/IMAX影片;观影时间、电影院的选择受限,热门影片无法第一时间观看;加上后续该公司将新用户每个月的观影指数限制在3场以内,优惠服务有所降级。但即便是如此,仍有大批观众使用MoviePass。
对此小艾也看到,有人认为这一模式无法在国内电影市场普遍推广的原因,就在于国内的分账制度。观众每次观影就意味着售出了一张电影票,片方也就会收取这张票价中一定比例的分账,在这种模式下,包月会员观众一个月内观看的电影次数越多,影院所要承担的成本也就越高。
(图片来源:艾维图库)
如果包月的价格定的太高,对观众的吸引力就会不足,如果价格让观众觉得实惠,影院却又有亏损的危险。这一会员制度下包月或包年的价格到底该怎么设定,才能让观众既感觉占到了便宜,而影院又不至于吃亏呢?“艾维电影”的建议的是:订阅制与分账制并不冲突,观众仍可以去影院兑换电影票并纳入分账。问题的重点是订阅费定多少合适,这就要用到保险行业的一个重要概念——精算。
所谓精算,就是类似于保险产品的定价,它要综合考虑到保费收入、成本、赔付率等,同样,影院也要测算订阅费、观影频次、各项成本及观众的接受价格等。这些都要通过精算师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,以确保这款产品能给公司带来正向的收益。
比如对于影院来讲,就面临一月内通常上映多少部电影、观众普遍的观影率有多少?观众每看一部电影影院的成本是多少?购买了会员的观众通常几人来观影、平均一人能购买多少钱的卖品?等等问题…而如果影院自己不具备进行精算的能力,那么不妨委托第三方来做好精算这一步。通过数学模型、概率分析,来精准的测算这款产品怎么才能让影院和观众都从中收益,至少也就能确保影院不是在做亏本的买卖。
如果不在一种新模式、新产品推出前进行精算,这样盲目试错不仅有可能会给影院带来直接的沉没成本,更重要的是无法吸引人来购买。
“艾维电影”看来,订阅制观影是打破观众观影频次低的有效方法之一,影院应该拓宽现有的会员模式,其中订阅制更能紧密观众与影院的捆绑,比单纯预充值型会员制有吸引力,是值得尝试的。当然提升观众观影频次是一个系统工程,最根本的还是要勇于创新、综合施策。相信行业只有通过不懈探索和试错,才能提高观影人次这一核心指标。
(发布人:Anna)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1905.com/news/20211122/1551585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