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,虽然今年几部热门电影《姜子牙》《夺冠》《木兰:横空出世》均定档国庆期间,但未来一段时间影片断档的危机已经缓慢浮现。
在今年上影节期间,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就曾表示,目前电影行业的开机率很低,储备片能支撑到明年3-4月,暑期会有一批献礼片,但之后的档期就会比较空。多位受访电影业人士也表示,随着储备片耗尽,明年电影供给下降的问题可能会逐渐暴露,甚至会出现“断档”情况。
报复性观影既难出现,猫眼也只能艰难度日。
2、“一鱼多吃”的下半场
纵观商业发展史,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甘于只专注一项业务,打通产业链几乎是所有平台的野心。猫眼也不例外,它一直在试图改变其作为“票贩子”的工具形象。
自2017年以来,猫眼完成和微影时代的合并,并获得腾讯入股,从单纯的票务一步步延伸到电影制作、宣传以及发行环节。在招股书中,猫眼就表示,截至2018年6月的18个月内,猫眼是排名第一的国产电影发行方。
尤其是2019年,猫眼终于将“去电影化”提到战略层面。
当年7月,猫眼正式发布了“全文娱”战略以及“猫爪模型”,宣布猫眼已由最初的电影票务平台发展成为包括票务、产品、数据、营销和资金五大领域在内的综合文娱服务平台,并为电影、现场娱乐、音乐及短视频等全文娱提供产业链服务。
“起始于票务,发展于电影,效力于全文娱。”猫眼CEO郑志昊如是说。
有趣的是,所有以电影起家的公司似乎都在拼命摆脱这个标签,上一次提出相似战略的是华谊兄弟,这一次是猫眼。
在发布会上,猫眼和腾讯还宣布启动“腾猫联盟”,后者表示将投入腾讯影业、腾讯视频和腾讯音乐等全平台,支持猫眼娱乐发展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3g.163.com/dy/article/FL805BT80519901L.html
声明: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已公开的网络内容,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不做任何保障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,邮箱328848293@qq.com